新华街宝庆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始终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服务理念,以“578我去帮”七色彩虹志愿服务品牌为笔,用2.9万小时的服务时长,超3万人次受益群体的笑脸为墨,绘就了一幅“党建领航、志愿先行、文化浸润、治理增效”的社区治理新画卷。
破题立新,构建志愿服务新体系。立足辖区老年人口多、老旧小区多、流动人口多、服务空间少“三多一少”的治理瓶颈,社区党委以需求导向破题,聚焦高龄独居老人、残障人士、困境儿童等12类特殊群体多元需求,创新打造“1+7+N”志愿服务体系,构建“七色彩虹”志愿服务矩阵,打造红色助残、绿色环保、蓝色治理、暖色睦邻、青色护苗、紫色巾帼关爱七支专业队伍。同步延伸组建“365在职党员先锋队”“暖心红物业志愿队”等10支特色分队,形成1620名志愿者织就覆盖的服务网络,累计开展特色服务12000余次。
文化润心,激发社区治理新活力。社区党委深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成银川首个职工非遗剪纸艺术培训基地,创新开展“传统文化浸润工程”。组织皮影制作、扎染艺术等“非遗少年派”活动128场,让2600余名孩子在糖画甜香中感悟匠心传承;开设短视频制作、结绳编织等“母亲创客营”,助力800余位妇女创业创收;打造“家风润万家”文化地标,举办主题汇演130场,让传统文化浸润万家灯火。
惠民务实,书写民生服务新答卷。创新推出“公益集市”民生服务品牌,以“摆摊设点”开展便民服务大集500余次惠及9000余人,让磨刀修伞等“小需求”在家门口得到满足。关注“一老一小一困”人群,为368名高龄老人建立“爱心档案”,开展助医助洁等服务1580人次;特别创建的“小太阳儿童之家”累计开展心理辅导、法治宣传等服务300余次,构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护网;为残疾群众定制个性化康复方案,实现从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困有所扶的全方位服务。
聚沙成塔,缔造共建共享新格局。通过“七色彩虹”志愿服务实践,社区党委创建“红色暖客厅”“退役军人聊聊吧”等特色服务载体和“邻里红管家”“楼栋微治理”等机制。构建“时间银行”积分管理体系,选树表彰540名“社区民星”,助推志愿服务参与率从26.9%提升至41.3%,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提升至100%。社区先后荣获自治区“四个十佳”志愿服务优秀社区、全国退役军人示范站等20余项荣誉,治理经验被自治区《社区治理百家品牌汇编》收录,真正实现“服务人人可为、文明处处可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