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丽景街立足自身实际,充分整合资源,积极创新理论宣讲方式方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化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培育打造“小丽说理”理论宣讲品牌,有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建强队伍,让理论宣讲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基层理论宣讲队伍直接决定着理论宣讲的水平和成效。丽景街整合街道及社区领导干部、辖区“五老人员”、道德模范、企业宣讲人才等多方资源,在街道“小丽说理”宣讲团之下分类组建理论政策宣讲队、文艺轻骑兵宣讲队,并衍生出“兰溪朗读者”“红之韵朗诵社”等社区特色宣讲小分队,构建起“1+2+N”三级理论宣讲梯队体系,不断讲活、讲透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百姓故事。理论政策宣讲队突出通俗化阐释。针对基层理论宣讲中群众听不懂、听不进、不爱听等问题,丽景街吸纳具备良好政治素养、一定理论水平、较强表达能力和基层志愿服务、工作经历的“五老人员”组建理论政策宣讲队,他们以朴素情感为纽带,以身边故事为载体,坚持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小故事反映大时代、小场景展现大情怀,以心灵触及心灵、以情感触动情感,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文艺轻骑兵宣讲队突出艺术化呈现。文艺轻骑兵宣讲队由文艺爱好者、文艺骨干、艺术学校等组成,用歌舞、诗词、情景剧等多种文艺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让广大群众在情境中体验、在体验中领悟、在愉悦中学习。社区宣讲小分队百花竞放异彩。各社区激活辖区资源禀赋,催生7支特色宣讲小分队,锻造“一社一品”宣讲矩阵。
拓展宣讲阵地,让理论宣讲更具影响力、感召力。丽景街坚持群众在哪里、宣讲阵地就延伸到哪里、党的声音就传递到哪里,积极拓展宣讲阵地,让理论宣讲在基层不断走深走实。因地制宜,方便群众参与。坚持理论宣讲聚焦人民、服务群众,把党的创新理论、国家惠民政策等送到社区广场、小区院落、农贸集市,送进广大群众的心坎里。兰溪社区宣讲员在新世纪冷链农贸批发市场宣讲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春城社区邀请“小丽说理”宣讲团成员在常青藤民主议事长廊宣讲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在线直播,打破时空限制。积极探索“互联网+宣讲”新路径,让理论宣讲由“一时一地”变为“随时随地”。玺悦社区、兰溪社区利用媒体直播形式,开展“童心向党 筑梦未来”兰溪小小朗读者走进宁夏广播电视台青少年朗诵比赛、“与宁同行”宣讲比赛等活动,让理论宣讲留“原味”、增“趣味”,让群众随时随地学理论、悟思想。用好基地,打造实景课堂。发挥八里桥社区乡愁馆教育基地作用,通过现场参观、实景体验等方式,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生动多样的理论宣讲与文明实践活动,引导居民群众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创新模式,让理论宣讲更具亲和力、说服力。紧密结合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积极开展接地气的“鲜活”宣讲,推进理论宣讲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式,真正形成“群众点单、街道派单、宣讲队接单”宣讲模式,让理论宣讲更好地聚人气、润民心。分众化宣讲有生气。宣讲主体分众化。领导干部带头深入社区,以讲党课、座谈交流等方式宣讲,有效带动党员干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结合各宣讲员宣讲特长,开展“送餐式”宣讲。宣讲对象分众化。把宣讲对象划分为机关党员干部、社区居民、企业职工(商户)、青少年等类别,有针对性地开展为企业(商户)讲安全知识、为居民讲惠民政策的“点餐式”宣讲。宣讲内容分众化。围绕“讲什么、怎么讲”细化宣讲内容,针对不同对象选取不同的内容宣讲。互动式宣讲聚人气。改变“你讲我听”的单一模式,以提问讨论、座谈交流的方式面对面把理论讲透、心贴心把政策说清,引导听众结合自身感受说变化、谈体会,在互动与沟通中倾听民声、收集民意、赢得民心。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利用我们的节日等契机,通过“文艺搭台、理论唱戏”,把“大道理”转化成“小故事”,以“小场景”阐明“大主题”,让理论在“双向奔赴”中产生共鸣。“菜单化”宣讲接地气。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量身定制”12个宣讲主题,推出群众“点餐”服务模式,由街道进行统一派单,宣讲员接单后与群众面对面进行互动交流,结合群众需要精准化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党的方针政策,实现由“我说什么你听什么”到“你要什么我讲什么”的转变,形成“理论宣讲-群众认同-实践转化”良性循环,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