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庆区:问需于民 聚力打造社区治理新典范

          发布日期:2021-04-13      
保护视力色:          字体颜色: 【      绿】         恢复默认

2021年是“基层治理提升年”兴庆区围绕 “4226”总体发展思路,以抓实党史学习教育为主题,以“办事实、解难题、送温暖、传党恩”为主线,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治理创新为着力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精准对接居民需求、解决居民需求、服务居民需求,推动社区治理和服务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不断迈进。

新华街辖区商户“反哺式”社区服务暖人心

“我来窗口不是为我办事儿,是想在我的店里给环卫工人设置一个休息点……” 近日,新华街富华社区的商户潘海军来到社区新设的民需窗口提出了自己“需求”。

3月底,富华社区工作人员挨个上门宣传在社区设立了“民需窗口”,更直截了当的接待群众的需求问题,看到街道用心为群众们办实事,于是潘海军也想着为辖区的环卫工做点“实事”。

潘海军是一名退役军人,自从退役后,他就开始走南闯北创业至今,去年10月在兴庆区永安巷和书院巷交叉口开了饮品店,发现这里的社区工作人员“与众不同”。“总看见他们穿红马甲穿梭在街道巷口,有时候在捡垃圾,有时候在劝阻商户收拾门前的卫生,有时候还问我们有啥需求没,让我们这些商户特别有归属感。” 潘海军说,“作为辖区商户,我也得为周边群众做点事。”

49日上午新华街富华社区党委书记杨爱萍一大早就来找潘海军落实这件事儿,“我已经向街道汇报了这个事儿,再过段时间就能实施,也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杨爱萍说。

设立“民需窗口”不止是在新华街辖区,截至目前,兴庆区每个城乡社区各设立1个民需服务窗口,共设立民需服务窗口140个,并实行“线下”+“线上”服务模式。“线下”负责接待群众来访,形成一个窗口接待群众、一个平台汇总需求、一个流程服务到底的工作流程。“线上”通过社区+网格微信群、手机APP等信息软件,引导居民在网上直接反映需求、发表意见,实现信息全掌握、互动全天候、服务全方位。

“别看只是一个‘民需窗口’的设立,这样显眼的标识对我们来说更加明了,让群众反映需求更有方向了!” 潘海军说。

社区上门走访 建立居民需求清单

“阿姨,我们又来啦!今天给您带来好消息!”前进街西塔社区网格员陈莹来到辖区居民张淑琴的家中。

前段时间,张淑琴有个事儿一直在心里,社区工作人员走访时,她便说出了心事儿。“我婆婆今天已经88岁了,腿脚不方便,眼睛也不好,老公去世了,我一人在外打工,白天家里只有老人一人,每天中午会把饭送到家中,但是会凉,时间久对老人胃不好,希望能得到社区的帮助。” 张淑琴说。

社区工作人员知道此事之后,同时走访了辖区有老人的住户,发现老人吃不上热乎饭是个普遍现象。“我们辖区住着1100余名老人,经社区党委会议研究,社区班子成员多方了解与考察,将社区附近的一间房屋作为社区食堂运营场地,与一家企业达成合作意愿,提供早餐和午餐配送服务。这不我们的食堂刚刚试营业,总算是解了我们心头的一件大事儿。” 西塔社区党委书记朱红芳说。

得知食堂开了,张淑琴的婆婆笑的合不拢嘴:“终于可以吃上一口热乎饭了,太感谢你们了。”

“那您还有其他的需求需要我们解决的吗?” 陈莹问道并认真的记录老人的问题。

告别张淑琴家人后,陈莹又忙碌的去商户街边解决路面有积水的问题,同行的网格员毛薇继续走访。

“我希望能安装智能单元门,安全一些。”

“我希望能改成天然气管道。”

“我希望贴小广告的人少一些……”

在网格员走访中居民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诉求。自民情走访以来,西塔社区已为居民解决各类问题共 19件,居民满意度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做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设立民需窗口,建立居民需求清单兴庆区问需于民,根据辖区城乡社区不同特点,还建立了“四级包联机制” 压实各级责任,引导全员参与,将利用一个月时间,集中开展一次“问需于民大走访”活动,充分发挥“专兼职网格员+网格协管员+网格公益员”三支网格队伍协同作用,问民情、访民意、解民忧,根据需求属性,建立“城乡社区、乡镇(街道)、部门(单位)”三级分流机制,根据需求难易程度,分档对应解决,最终凝聚多方优势资源,形成社区服务共同体,广泛参与、主动认领、帮助解决居民需求,努力形成“群众的事大家管、大家的事共同办”的良好局面,推动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居民群众、赋能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