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动态 > 乡镇(街道)动态

如何更好地服务居民?这些社区有妙招
时间:2020-09-11 来源:兴庆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居民的需要在哪里,社区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兴庆区各社区积极行动,努力探索,以实际行动彰显社区工作人员的风采。

“对于遛狗不牵绳这样的不文明现象,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到兴庆区胜利街南华社区党员会议室,一场名为“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主题活动正在这里举行,自治区离职干部休养所等单位的党员干部与社区党员齐聚于此,大家集思广益,对南华社区存在的问题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探索新的治理办法。

“我们党员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我做起,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余莉是自治区离职干部休养所的一名工作人员,除了自己积极参与志愿服务,节假日还经常带着4岁的女儿一起参加。“现在孩子和我一起参加的志愿活动多了,文明意识比我都强,还经常监督我和她爸爸要遵守文明公约,做文明市民。”余莉笑着说。

南华社区党总支书记高彩霞介绍,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居民群众,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的党建格局,南华社区党总支联合自治区离职干部休养所等单位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的活动。“除了辖区内的机关单位外,我们社区还积极联系其他单位参与到社区各项活动中来,这些单位也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每天都会派人参与到我们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中来。大家分片分点进行清理烟头垃圾、摆放自行车、劝导不文明行为等志愿服务活动,一来就是一天。如果我们社区要举办讲座之类的活动,这些单位也会给我们安排讲师等方面的援助,在这些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居民们的文明意识越来越强了,街道越来越整洁了,我们社区的面貌越来越好了。”高彩霞笑着说。

“叔叔,我们来看您啦……”来到兴庆区丽景街雅苑社区,网格员庞静像往常一样来到居民施新宁家中进行入户探访。今年67岁的施新宁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老党员,一场意外导致他的视力严重受损,一只眼睛完全失明。为了更好地服务像施叔叔一样的残疾人,庞静没少想办法。

“残疾人的心理都很脆弱、敏感,有时候过分小心的态度反而会让他们不自在,所以对待他们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把他们当残疾人,像我们每次来施叔叔家时总会和他聊聊小区发生的新鲜事以及社区将要举行哪些活动,现在我们已经很熟了,有时候他在楼下遇到我们也会主动和我们打招呼聊上几句。别看施叔叔眼睛不好,社区有文明劝导,环境整治之类的志愿活动他都积极参加,我们都很佩服他。”庞静感慨地说。

雅苑社区党委副书记艾羽介绍:“雅苑社区共有69个残疾人,为了更好的服务这些残疾人,我们社区工作人员经常入户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及生活需要,并为他们申请补助及轮椅、拐杖等辅助器械,每逢过年过节也会为他们送去饺子、粽子及一些生活用品,考虑到他们出门可能不太方便,我们社区一些志愿者还会上门为这些残疾人提供理发、义诊等服务,尽我们所能让他们的生活更方便舒适。”

据了解,兴庆区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以乡镇(街道)、村(社区)为单元,围绕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统筹城乡互动宣传思想政策,传递文明风尚,打造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成为城乡基层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主要阵地,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加强基层党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因地制宜开展经常性、面对面、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更好推动兴庆区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