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农历小年之夜,“金蛇献瑞巳破竹 古城兴庆贺新春”银川老城首届海宝福灯会启动仪式,在承载着悠久历史、深邃文化底蕴的海宝公园璀璨启幕,为市民游客开启一场光影交织、绚烂多彩的灯会文化盛宴。
当晚19时,随着灯光渐次亮起,海宝公园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在璀璨的灯光下启动仪式正式拉开帷幕。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和热烈的掌声,市民和游客共同见证了海宝塔的点亮仪式。这座千年古塔在灯光的映衬下更显巍峨壮丽,成为现场最为引人注目的焦点。
走进花灯参展区,五彩斑斓的花灯将整个公园装点得如梦似幻,十里灯海、流光溢彩,让人目不暇接。盛世华章、齐天大圣等16组大型花灯,宫灯、国潮彩灯等27000余个精美花灯,近千个由兴庆区33所中小学、8个幼教集团师生精心制作的手工花灯,不仅造型精美、亮点纷呈,还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创意理念,在极具观赏性同时以文化为引,让市民游客充分感受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沉浸在节庆的喜悦中。在“灯耀海宝·福泽兴庆”企事业单位特色产业花灯参展区,精心设计并制作的花灯以海宝塔为核心地标进行布置,展示了兴庆区各领域、各战线的独特优势与风采。尤其是来自兴庆区各中小学的花灯,不仅饱含童真童趣,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元素与理念,展示了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创新活力,彰显了兴庆区教育强区的独特风采。此外还有一些以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的3D打印花灯、激光雕刻花灯等,展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创意融合。
互动体验环节是本次灯会的一大特色。与灯会同步开展的“花灯璀璨·文明同行”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大年活动,精心设置“新春潮玩嘉年华”活动区域,吸引游客“沉浸式”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恬笔伦纸”文房四宝打卡点,游客们可以亲手体验传统书法和绘画的乐趣;在西夏木活字印刷及激光刻字体验区,游客们可以了解古代印刷术的历史和原理,并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印刷作品;在3D打印体验区,游客们则可以感受现代科技带来的神奇和魅力。活动现场还布置铃儿响叮当、许愿祈福墙、姻缘桥同心锁等15个美陈打卡点,设置投壶、套圈、射箭等一系列传统游戏,这些互动体验项目不仅让游客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也让大家在欢声笑语中“玩” 出活动新花样、“秀” 出文明新风尚,逐步实现从参与观看到兴趣爱好、从传承了解到发展浸润的转变。
“烟火重现”年味市集是本次灯会的亮点之一。市集上设立了多个摊位,涵盖了美食、农副产品、非遗文创等多个领域。民俗文化演出同样精彩纷呈。非遗打铁花、秧歌、社火、鼓乐舞蹈等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国风DJ+灯光秀表演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我心目中最美花灯”主题活动也吸引了众多中小学生的积极参与,他们围绕这一主题开展创意花灯设计与制作,在灯会上进行集中展示展评。这些花灯造型独特、创意新颖,不仅是学生们艺术才华的集中展示,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生动体现。
据悉,本次海宝福灯会将持续至2月20日(正月二十三),期间还将举办“过年七天乐·欢乐中国年”、“燎疳篝火·欢乐共融”、“诗韵古城”2025新年诗会、“美好生活”新春文艺演出等多项民俗年味活动,不仅丰富市民和游客的文化生活体验,也推动了兴庆区文化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文化沃土、老城兴庆。银川老城首届海宝福灯会的举办,是兴庆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2024年以来,兴庆区深入挖掘银川老城文化底蕴,深化“三楼两塔”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立足历史文化名城改造项目,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城市更新实践路径,在文化复兴、产业振兴、街区更新上出实招,见实效。重塑了鼓楼-玉皇阁核心文化片区“一带一轴五巷”,鼓楼-玉皇阁文化街区点亮焕新,央视媒体广泛宣传,老城兴庆实力出圈。2024年全年,兴庆区共接待国内游客1080.74万人次,同比增长15.59%;实现旅游收入145.08亿元,同比增长15.02%。
“海宝福灯会的举办,是继‘鼓楼-玉皇阁’点亮焕新后,兴庆区加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历史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的又一举措。”据兴庆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局长陈明曌介绍,兴庆区将以银川老城首届海宝福灯会为契机,推动建立“文化+旅游”“文化+商业”双向赋能发展模式,实现产业融合、产品创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让文化旅游“火”起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