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兴庆区见行动、走在前,乘改革发展之风,从一座老城蝶变为实力、活力、魅力兼具的兴旺之区、吉庆之地,常住人口从69.7万增长到81.58万,地区生产总值从351.92亿元增长到621.89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从25971.4元、9876.34元跃升至47222元、21965元,综合实力稳居全区第一方阵,汇聚起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动能,迈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步伐。
“改革”创新引领 经济发展动能强劲
今天的兴庆,改革开放蹄疾步稳,区域发展活力四射,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了高质量发展的活跃增长极和强劲动力源。
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区第一,成为全区唯一入选“2021年中国县域电商竞争力百强榜”的县区,完成招商引资969.42亿元,招引项目328个,一批国内500强企业落户兴庆,市场主体从4.5万户增长至15.3万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5倍,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5:12.0:86.5。
“改革”破题开路 生态环境有效改善
兴庆区敢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始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让“绿水青山”的生态愿景逐渐成为触手可及的生活美景。
纵深推进“六权”改革,“四尘同治”让兴庆天更蓝,“五水共治”让兴庆水更清,“六废联治”让兴庆土更净,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入黄水质稳定达标,2023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较2013年增长26.4%,成功创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改革”赋能提质 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十载改革奋斗汗水,浸润在物阜民丰、万家灯火里,浇灌出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浇灌出各族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
兴庆区接续改造老旧小区625万平方米,19.2万人实现从“住有所居”到“安居宜居”,老旧小区改造市场化运作经验在全国推广。65个小微公园、26个精品市民驿站有序投运,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全面铺开。入选全国首批农村社区治理实验区,评选市级美丽庭院170个,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从零提升到2023年的92.4%。
“改革”合力攻坚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法治保障更加坚实、基层治理水平全面提升、安全防线更加严密……民之安乐皆由治,兴庆区以有力的“红色引擎”驱动基层治理“万千齿轮”。
获评全区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荣获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区,形成一批推广全国的议事协商品牌, “一网统管”信息化平台建成投用,安全生产科技信息化建设立体加强。深化“平安兴庆”建设,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探索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安全稳定屏障。
“改革”惠及民生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
兴庆区始终把民生作为改革的落脚点,以“抓基础、补短板,抓示范、促提升”为主线,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辖区人民群众。
“互联网+教育”应用全国领先,“区管校聘”、集团化办学等系列专项改革接续推开,“教育在兴庆”品牌熠熠生辉;率先打造“十五分钟医保服务圈”,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医疗在兴庆”品牌有口皆碑;新时代文明实践五级阵地全覆盖 ,融媒体中心实现政民互通,荣获全国首家“中华诵读之城”,“文化兴庆”品牌声名远播;城镇新增就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达22万余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两个收入”保持在全区前列 ,稳就业保民生扎实推进。
“改革”夯基固本 管党治党纵深推进
坚持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兴庆区始终把基层组织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深化组织体系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有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
楼宇党建全面铺开,持续打造“小个专”党建工作示范点,完善健全领导干部考核体系,组织人事改革科学有序,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高效推进,党的建设改革步伐稳健。
塞上江南古城兴庆,处处繁华胜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是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的行动指南,指引着兴庆区在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上奋勇争先,兴庆区将以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应对挑战,以足够的底气、能力、智慧战胜考验,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强化经验做法的总结提炼,形成一批在全国、全区叫得响、推得开的“兴庆经验”“兴庆模式”“兴庆品牌”。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